高一選科認知誤區(qū):嚴重影響高考志愿填報、上大學,耽誤學生前程 自2021年,中央確定第五批(也是最后一批)高考綜合改革8個省區(qū)(河南、陜西、山西、內蒙古、四川、云南、青海、寧夏等),2022年高一新生實行新的選科模式,標志著全國各省均進入了新高考時代。
一、新高考實行新的選科
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,目前全國新高考選科分為“3+3“和”3+1+2”兩種模式。
高一選科要考慮興趣、特長、性格、學校師資、高考賦分、專業(yè)報考限制、志愿填報政策、繼續(xù)深造... ...未來就業(yè),家庭狀況等等??梢哉f,高一選科,已經決定了考生未來可報考的專業(yè)和職業(yè)發(fā)展,如果選科一步錯,后面將步步錯。
二、新高考選科常見認知誤區(qū)
1、不少高中教師還停留在文科、理科分科思維,誤導學生
從前4批新高考改革選科,到第5批新高考改革選科,我們每年都要糾正大量考生選科錯誤。每年總有大量學生和家長仍停留在文科、理科分科思維,這些考生往往說:我們班主任(或老師)這樣說的。相信這些老師絕對不是故意的,估計還是思維沒有扭轉過來。 確實,仍有大量高中教師停留在文科和理科分科思維中,這些教師可能還沒有適應新的高考政策,仍然按照傳統(tǒng)的文理分科模式進行教學和管理,這可能會讓學生誤解選科的重要性和意義,甚至誤人子弟。
2、不了解選科對志愿填報的限制,可能悔恨終生
高一選科直接決定了高考能報什么專業(yè),而第五批新高考的志愿填報采用院校+專業(yè)組或專業(yè)+院校模式,單個專業(yè)的選科要求又不同,相同專業(yè)組不同學校的選科要求也不完全相同。如果選科不對,考生可能悔恨終生,每年總有一些這樣的血淋淋例子。
例如:2023年一個SD省的高三女考生,考生喜歡生物,也擅長生物,選科X生X,從小立志當醫(yī)生,想報考醫(yī)學;當我們告知其選科不符合要求,無法報考時,考生與家長都懵了... ...
3、誤認為選容易簡單的科目就是對的
每年糾正過不少這樣的考生,問他們?yōu)槭裁催@樣選科時,考生(或家長)回答,這幾個科目學起來容易,考試分數高。忽略了再選科目按等級分計入考生總成績(即賦分制,以后專門講解)。易學的科目原始分高,難學的科目原始分低,高考賦分后,易學的科目分數不一定比難學的科目高。
例如:容易學的科目原始分為92,賦分后可能為85;難以學的科目原始分為82,賦分后可能為90。
4、誤認為學校安排的選科就是對的
取消文理分科,打亂了大多數高中原來多年的教學習慣和師資力量配比,往往造成學科老師不平衡、不匹配。不少高中為了沿襲原來的教學習慣,利用原來的師資力量,教學更方便,往往引導高一學生向接近原來的文理分科模式選科,根本沒有貫徹執(zhí)行新考要求,不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,這與新高考改革的宗旨是相悖的。
5、誤認為選擇感興趣的科目就是對的 考生所處的年齡,對社會、人生認知還不成熟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,這句話放在高一選科中,害了不少考生,誤導了不少家長支持孩子。興趣是否與擅長一致,興趣是否受志愿填報政策限制,興趣是否能能當做未來職業(yè),興趣是否符合社會發(fā)展趨勢,興趣的實現(xiàn)家庭能否支撐得起... ...每年都遇到不少這樣的考生。
6、分不清科目是擅長還是容易
高中選科時,在匹配好志愿填報政策、未來發(fā)展的同時,發(fā)揮擅長科目優(yōu)勢才是對的。然而在現(xiàn)實中,許多考生和家長往往無法區(qū)分自己真正擅長的是哪些科目,還是僅僅因為這些科目學起來容易上手。這種情況在高中選科的時候尤為明顯。
許多考生和家長只是簡單地認為,選擇容易的科目可以更容易地獲得高分,從而更容易被好的大學錄取。但是,他們沒有意識到高考賦分制的影響。
結語
上述只介紹了新高考選科中的部分誤區(qū),考生與家長一定要注意,千萬別選錯,否則后悔一輩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