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井長巷……
聚攏來是煙火,攤開來是人間
今日—西南財經大學
三維分析:
城市—成都
錦官蓉城,超大城市,近年來國家財政轉移支付的最大受益者,強省會戰(zhàn)略的典范。西南地區(qū)高新技術產業(yè)基地、商貿物流中心,綜合交通樞紐,全國三個雙機場城市之一(另兩個是京滬)。即使財政轉移支付的紅利即將結束,經濟發(fā)展放緩,但新一線國家中心城市的地位,業(yè)已奠定。
不知上天為何造四川,可以遠眺橫斷雪,近撫翠竹林,任憑江水川流,細雨醉暖,容得下金猴傍走,熊貓流連。但天府都會,卻是人定勝天的杰作。都江堰惠民至今,武侯祠前柏森森、浣花溪草堂依舊,成就了揚一益二,經久而不衰的歷史輝煌。
春熙路、太古里、錦里、寬窄巷子,成都天生就是自帶光環(huán),美景、美食、美女相得益彰,吸引力不論男女,老幼皆宜。
而且,借助移動短視頻平臺打造的網紅城市名片,植入趣味、新奇、有吸引力的文化符號,把抽象概念具象化,實現城市品牌的優(yōu)化。無疑,成都在此方面做得得心應手。
慢節(jié)奏,似乎是成都慣有的標簽,但這或許僅僅是一種牌館、茶樓的愜意與慵懶,所體現的樂觀從容的生活態(tài)度。而在武侯區(qū)的大廠研發(fā)中心,高新區(qū)天府三街CBD,卻又是另一番拼搏與激蕩。
兩所985、三所211、三所雙一流新貴,高教品牌數量不算少,并且在各自領域還都是響當當。
宜學、宜居、宜業(yè)。上大學的孩子,潑出去的水。還收得回來么?
想清楚,再送出去。
院校—浣花成華
西財肇始于1925年創(chuàng)辦的上海光華大學,在抗戰(zhàn)時期內遷并轉贈四川,并增設財政金融系。
52年院系調整,先后并入西南地區(qū)16所財經院校或綜合大學的財經系科,組建四川財經學院,一時間大師雅集。
西財以經濟學為主體,金融學為核心,位列五大財經之一,有別于其他四所曾隸屬財政部的背景,西南財經大學長期歸于中國人民銀行直管?!爸袊鹑谌瞬艓臁钡拿雷u多年來實至名歸。
經由中國人民銀行選送申報,西財于97年順利入選“211工程”,那么以此為積淀,“雙一流”也絕不會旁落。
於西財而言,本年度最大的新聞,莫過于在西財金融研究院任職十一年的美國人菲利普·迪布維格,在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之前,因考核不及格而被西財解聘。這或許是中國高校距離諾獎最近的一次,個中緣由不做評價,但確為西財之遺憾。
專業(yè)—光華村銀行行長培訓中心
財經高校,均以應用經濟學、工商管理、統(tǒng)計學三個一級學科為自身特色及優(yōu)勢,有的財強經弱,有的財弱經強。
而有著人行血統(tǒng)的西財,應以應用經濟學為魁首,學科評估A,雙一流學科(自定),金融學類所有專業(yè),無論是傳統(tǒng)的金融、投資、保險、精算,還是新興專業(yè)金融科技、金融數學、信用管理,均列全國前10。同時中國金融研究中心,便坐落西財;
工商管理亦不落下風,學科評估A-,雖然各專業(yè)實力有所參差,但會計學曾為全國重點二級學科,審計學目前全國第1;
理論經濟學學科評估B+,作為財經高校,能夠以經濟學入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(yǎng)計劃2.0基地,學術造詣實至名歸。
作為全國首批開設《經濟法概論》課程的院校,以經濟法、民商法為特色的西財法學,排名全國第26;
心理分析:
成都的美好,財經的熱度,兩者相加,足以讓家長、考生垂涎,各取所需,相得益彰,也保證了錄取分數始終身處高位。
但地處西南的西財,錄取分數并沒有像兩財一貿那樣,深度融合于985偏上層次,所以也就并未遭遇今年兩財一貿因211身份而降分的尷尬。
多年來,若立志金融的學子,在面對與山、川、吉的排擺權衡中,西財從來不缺擁躉,可以保障西財在此位置穩(wěn)定波動。但也很難突破天大、東南之類,第三檔985的天花板。
而最為考生家長稱道的,便是在全國名校合并大類招生的趨勢下,西南財經雖小幅歸類,但大多數單一專業(yè)設置清楚、明確,排除了捆綁銷售的擔憂,和入學后再分方向的競爭風險。
技術分析:
但是,專業(yè)名稱趨同,同質化專業(yè)過多,也造成了選擇恐懼癥和排序艱難的困擾。核心專業(yè)組中,五個金融,三個會計,三個法學+雙學位。雖然從字面意思上可以清楚其各自特色區(qū)別,但孰優(yōu)孰劣,還需要仔細探究。
西南財經大學20-22年在津錄取統(tǒng)計(請橫屏觀看)
所以近似專業(yè)過多,也就形成了志愿填報中,每個家庭各取所需的連報快感,最終除了頭兩年西財+電科聯(lián)合學士略居高位之外,其余各個專業(yè)分數,錄取分數犬牙交錯,歷年專業(yè)鄙視鏈格局變化,跌宕無序。
好在,熱門專業(yè)廣泛分布,噱頭滿滿,除極個別專業(yè)以外,即使面臨被迫調劑,其容忍度,也異常之高。
三個法學雙學位專業(yè),全部歸屬法學院,也就意味著第一學位是法學無疑,進而明確兩學位之間的主次之分。財經大學的法學捆綁財經,政法大學的財經捆綁法學,已成為時下流行趨勢,但在目前絕大多數省份就業(yè)市場,第二學位并不能替代第一學位去使用。借由家長全拿全占的心理,進而提升其生源吸引力,仍是底層邏輯。
就業(yè)分析:
41.02%的深造率,在國內雙一流高校中只能排在71位,這或許是緣于211高校的推免率稍弱于985,也可能是緣于西財自身本科生就業(yè)的優(yōu)質。但無論如何,西財都需要在深造率上,再上一個臺階。同時,所有財經大學都有一個共同特色那就是海外升學率占比較大。
地處西南,卻擁有一張伸向京、滬、深等金融重鎮(zhèn)的關系網。90年來,西財為中國培養(yǎng)數千位銀行行長、基金經理、PE合伙人,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國內金融投資界。自知地理位置上的劣勢,反而更加舔犢情深,聚攏校友,建立核心圈子。人脈效應遠超其他高校。
沽上匹夫三杯狂
敢做衛(wèi)陽知世郎